弘扬工匠精神丨胡娇:用声音雕刻游览记忆 用匠心传播城市文化

  • 首页
  • 188金宝博官方入口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188金宝博官方入口 > 新闻动态 > 弘扬工匠精神丨胡娇:用声音雕刻游览记忆 用匠心传播城市文化

    弘扬工匠精神丨胡娇:用声音雕刻游览记忆 用匠心传播城市文化

    发布日期:2025-05-25 15:33    点击次数:59

    在都江堰景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驻足聆听一种声音——它清晰、生动,将千年水利智慧娓娓道来。这声音,就来自讲解员。今天,让我们走近深耕导游行业26年的都江堰工匠胡娇。从青城山的道法自然,到都江堰的治水智慧,再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她正用匠心、热爱与创新,让世界听见都江堰的故事。

    匠心传韵 让历史“活”起来

    “都江堰市原称灌县,位于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交会处,因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是镶嵌在‘天府之国’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五一”前夕,在都江堰景区内,记者见到了正在给游客讲解的胡娇。

    “导游不仅是讲解员,更是历史的翻译官。”这是胡娇的职业信条。26年来,她走遍都江堰景区的每一寸土地,将8.7公里的讲解路线分解为多个点位,每个点位都精确到站位、语速和手势。在伏龙观前,她会让游客面向鱼嘴站立,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分水原理;在安澜索桥上,她分段讲述建筑智慧、爱情传说和抗震原理,让游客的体验层层递进。她的讲解从不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历史、地理、诗词等,让静态的景观变成流动的故事。

    “以前也听过都江堰的历史,但听完胡导游的讲解,突然觉得眼前的风景有了灵魂,很生动,很立体。”游客罗文芳感叹道。正是这种“让历史活起来”的能力,让胡娇成为游客心中的“金牌导游”。

    1999年从职高旅游专业毕业后,胡娇怀揣“学以致用”的初心进入景区成为一名导游。在她看来,导游除了是景区的讲解员,更应该成为城市的宣传者。“我觉得只要把一行做精,就会闪闪发光。在给游客讲都江堰故事的时候,我会非常骄傲。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个导游,更是个文化传播者和传承者。”

    为了担得上文化传播者和传承者这份责任,胡娇努力了26年,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如鱼得水。对每一处景点的熟悉,对每一处历史和诗词的了解,让她的讲解不仅仅流于表面,更有了深刻的含义和认知。

    2021年,一位医学专家听完她的讲解后,发现都江堰的分流原理与肝硬化血管介入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妙,最终将这一发现写进学术论文。胡娇得知后感慨:“这就是文化传播的意义。”

    匠心治学 做好文化传承

    丰富的专业知识,优秀的业务技能,让胡娇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史论结合、感情真挚、谈吐自然、落落大方,胡娇总能通过生动的讲解,为来宾们讲述都江堰的山河秀丽与灿烂悠久的人文历史。多年从业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也让她萌生了把那些都江堰故事汇集成册的想法。“出书是一项全新的挑战。我利用业余时间查史料、请教文史专家、整理文稿、收集照片,进行编撰。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2014年自费出版了《拜水问道访古城》。”

    根据同行和文史专家、游客们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胡娇又不断修改和完善,于2019年、2021年、2024年再版、第三版、第四版。“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我想把自己对都江堰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对导游工作的热爱记录和体现在这本书里。书中很多语言都是我平时讲解使用的词汇和句式。所以,我也希望它能成为年轻导游们工作中能用到的一本工具书。”

    除了为大家编制了工具书,胡娇在工作间隙还总爱和同事们讨论都江堰水润天府的道法自然和公园城市的生态宜居。她还深入大中小学开讲,以李冰治水智慧诠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倡导学生将治水哲学融入学习实践,传承千年匠心。

    从青石板路到数字导览,从口耳相传到著书立说,胡娇用自己的努力让游客听见都江堰的千年故事,也用专业、治学与创新,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真谛。26年的付出与努力,胡娇获得的殊荣不断:都江堰工匠;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火炬手;成都旅游导游协会专家智库成员;成都市优秀讲解员;成都市最美导游;都江堰市金牌导游。

    深刻领悟都江堰市建设“五大新城”的重要意义,胡娇有了新的努力方向,“让传统拥抱未来,导游这一行业也不例外。我们要借助现代AI智能手段,用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去表达,为游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我想,这是我要努力的新方向。”

    本文转自都江堰发布

    水灵妹在此表示感谢

    - END -

    【听说 都在看】

    赞一下再走呀~比心



    TOP